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

日本人邊境論

    「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日本人更愛定義自己的民族。」這是本書作者內田樹教授於書中的一句話,事實上好像也的確是如此,日本人所撰寫的日本人論幾乎是多不勝數。


 根據神戶國際大學的毛丹青教授所言,日本人開始撰寫日本人論始於江戶時代中末期,部份日本人開始描寫他們所知道的西方,並以此與日本人自身做對照。早期作品如幕府的大儒新井白石所作之《西洋紀聞》,之後又有眾多的日本精英份子跟進。在與西洋做對照上,這些日本精英一般都認為日本是落後的,日本第一位引進油畫筆法的浮世繪大師司馬江漢就說:「我們日本人的智力淺薄,思慮尤其不深,所以無法趕上歐洲」。

 江戶時期的另一種日本人論則是「國學運動」的產物。國學運動的漢學家們,藉由追溯日本古典文學的「古道」,並將之與中國做對照,進而得出「唐心、佛心皆非本心,只有大和心才是不受扭曲的真心 」的結論。在他們的日本人論中,日本人是優越的。

 日本人的日本人論一直都是圍繞著「落後」與「優越」所開展,它們的共通點在於「必須有一個標準做對照」。日本人的日本人論總是藉由一個「標準」(通常是外國的)去定義自身,而日本人的這種行為就是來自於日本的「邊境性格」。

 「日本邊境論」的作者內田樹教授曾任職於神戶女子大學文學部,並於2011年春季時退休。他本人不僅是個學者,還是個武道家,並開設有合氣道的道場。日本邊境論的內容並非作者首創,在梅悼忠夫與丸山真男的著作中,都對日本人的邊境性格有所著墨。根據作者自己所言,他自認自己這本書所做的不過是「統整」與「介紹」的功能。然而對筆者來說,藉由內田老師的這本書,讀者們可以省去讀好幾十本磚頭書的時間,就能對一些日本人論與日本的「邊境性」有較深入的理解。光是這項,內山老師的這本書已經是無上功德了。

 本書行文流暢,筆法幽默,在日本曾榮獲2010年的日本新書大賞,大賣一百萬本。「日本邊境論」可能是目前最好懂也是賣的最好的日本人論也說不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